宮頸疾病動物模型
一、化學誘導模型
甲基膽蒽(MCA)誘發(fā)宮頸癌模型
方法:將浸有MCA的棉線插入小鼠宮頸管,通過慢性刺激誘導癌變(需6個月左右) 應用:用于研究藏花酸等藥物對宮頸癌的抑制作用,可顯著降低炎性因子IL-1β、TNF-α水平
二甲基膽蒽(DMBA)或二乙基亞硝胺(DEN)模型
大鼠通過灌胃或飲水攝入致癌物,誘導肝癌或宮頸病變,需4-6個月
二、病毒相關模型
HPV轉基因小鼠模型
構建:將HPV致癌基因(如E6/E7)整合至小鼠基因組,模擬病毒持續(xù)感染狀態(tài)
優(yōu)勢:重現宮頸上皮增生→原位癌→浸潤癌的漸進過程,適用于疫苗及抗病du藥物測試。
HPV偽病毒感染模型
通過注射HPV病毒顆粒或感染細胞,短期模擬病毒致癌機制
三、移植模型
原位移植模型
操作:將人源宮頸癌細胞(如HeLa)或組織塊植入裸鼠宮頸部位,模擬腫瘤微環(huán)境
價值:較皮下移植瘤更貼近臨床轉移特性,適用于靶向治療研究。
腹水瘤/實體瘤移植
腹腔或皮下注射癌細胞系(如U14),用于快速評估藥物療效
四、炎癥及癌前病變模型
宮頸炎模型
方法:機械刺激(毛刷摩擦)或致病菌(大腸桿菌)涂抹小鼠陰道,1-2周內誘發(fā)宮頸上皮壞死、炎性浸潤- 成功率:機械刺激法>90%,適用于抗炎藥物篩選。
宮頸上皮內瘤變(CIN)模型
聯合化學致癌物與HPV基因操作,模擬癌前病變階段
五、宮頸疾病動物模型選擇要點
模型類型 | 周期 | 適用研究 | 限制 |
---|---|---|---|
化學誘導 | 4-6個月 | 致癌機制、長期藥效 | 耗時長,變異率高 |
HPV轉基因 | 2-3個月 | 病毒-宿主交互、免yi治療 | 成本高 |
原位移植 | 3-5周 | 轉移機制、個體化治療 | 需免疫缺陷鼠 |
炎癥模型 | 1-2周 | 急性抗炎藥物篩選 | 難以模擬慢性病變 |